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

分类: 阅读

读这么厚的一本书,有什么用呢?

很难说。如果功利心强的话,可能不会想看这种书吧——倒也未必——诸多历史故事中所展现的大小人物的政治智慧,想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图个名利吧!

读这么厚的一本书,我只花了总计三十多个小时,看来是有些囫囵吞枣了。上下二百多年,我记不住多少细节,但终归对其中几件事情和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暂且不提那个别的几件事和几个人。明朝在作者的笔下,真的是一个相当开明的朝代,也真的是一个曾经繁盛至极的帝国。作者说,明朝的皇帝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中权力最小的,大臣们不会总是盲目地接受圣旨,反而会施加各方压力,各自影响朝政;尤其是言官们常常口无遮拦,倒也是毁誉参半。明朝的国力,能大败蒙军清除余孽,能抗日援朝消灭倭寇,能建造大船周游列国,能威服四海众国来朝……想来今日之中国梦,真真是求得民族“复兴”,只是“复兴”便足以令人振奋了!

然而,书越往后读,越读得慢,读得焦灼。善良的人被奸臣排挤、谋害,有胆识的决策被淹没在充满私欲的口水声中……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人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,踏上了一条又一条不归路——而大明王朝也一日不如一日地衰败下去,终于耗尽了它的元气……每每读到该种事件,都会恨得牙痒——但也只是恨一时;转念一想,我们已是过来人,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判,甚至想去干预当时的人的决策,实在是不公平的。

大家都说,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。是啊,这车轮,总要碾死人、碾碎一切过去的东西的。“嗟尔明朝,气数已尽”。毕竟,奸臣当道时,民生遭殃,朝纲不古。自那以后,不论是各级官吏,还是布衣百姓;不论是朝中大员,还是军中兵将,既然生活已经足够艰难,那便只愿争得眼前的私利,何须谈国家兴亡呢。作者所谈“气数”,我想大概也就是“天时地利人和”里的“天地人”吧——可能还要加上一个“经济形势”,甚至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出兵打仗却发不起军饷;天灾不断却无钱赈灾,反而仍要百姓交税以供军饷;即便是赈灾,还会被层层克扣,让各级官员中饱私囊……腐败透了,整个国家机器的经济已无法运作,一切也便失控了。

作者也说,大明就是一个公司。


整部书,我印象最深的人,是王守仁。

早在历史课本和思想政治课本中,就了解过这个名字,知道它的心学。但当时一直以为它是唯心主义。我甚至还因为王阳明的唯心理论沉思数日,然后萌生了一个奇思异想:其实世界万物本不存在,我看到的人和物只是我心中的人和物而已,运转中的世界只是我心中的世界而已,一切仅仅是出自我内心的某种想象而已。然而我想不通的是,如果世界是我想出来的,那别人自然也会有他们想象的世界吧——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世界万物本不存在,又哪里来的别人呢——又哪里来的我呢?看来只是异想天开。

不过读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总觉得王阳明的心学并非唯心。尤其是心学推崇的知行合一,怎么都不觉得能和唯心沾上边呢。

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
每一个人生来是一张白纸,世间的种种欲望渐渐使得人心浮动。唯有看清一切,才能懂得良知;唯有身体力行,去恶扬善,才算格了物。

我一向对哲学颇有兴致,经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推介,这心学倒很是吸引我。于是我又随心读了几页《传习录》。确实能够感受到王阳明不拘一格的想法,但理解起来也确实费劲。一则是我文学功底不足,即便是已经白话了许多,仍然有些词句不能理解;二则是其思想着实深邃,不细细思考品味实在难以领会;另外,不管是王阳明还是其弟子,都是文化人,古今国学统统知晓,很喜欢引经据典,而我就只能抓瞎了。至此,我竟有些理解,为什么要学国学,为什么要从四书五经开始学国学——其实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哲学体系的系统学习。

想当初也是囫囵吞枣地看《苏菲的世界》,着实激发了我初中时地无限思考和想象,很受启发,也感叹于这世界哲学发展的轨迹。西方的人们乐于探索,东方也不例外。不过我们竟把不论是天文地理,还是历史政治,不管是人文艺术,还是生产技术,都统统称作“国学”。这国学是颇为吓人哪!

除却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成就,他作为朝廷高官体恤百姓,作为军事将领屡战屡胜,真可谓是千年难遇的奇人!

再除掉上面所说的功勋,就剩下他桃李天下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成果了。一个人有本事,他始终是一个人;但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都有本事,那便是做出了指数级增长的贡献。很多王阳明的弟子、再传弟子,甚至非正式的弟子(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作者说是插班生),对当时朝政的影响都十分深远。

以前只知道他的思想成就,不了解其余这些,便以为王阳明只是历史中一个“发表过优秀论文”的简简单单的人物,然而实际上却是大哲学家、大思想家、大军事家、大政治家、大教育家……

不知为何课本中竟如此轻描淡写呢。


再谈谈政治智慧吧。一开始我就说,读历史相关的书,功利来讲,里面体现的政治智慧恐怕是最令人受益的了。
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那些事儿是什么事儿?基本上就是“斗”。怎么斗?明争暗斗。明争呢?基本都倒霉了。所以还是暗斗更多吧。

看起来每个阶段最大的赢家最擅长的都是“忍”。除了忍,还要做什么。我想,还要“猜”。猜皇上想什么,猜对手想什么,猜同事想什么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。 猜到了,又要做什么?可能是“积”吧。拉拢朋友积攒交情,讨好中立方,迷惑麻痹对手,积累皇上信任。总而言之就是韬光养晦,厚积薄发。用一句游戏里面常用的话说,就是“猥琐发育”吧。说真的,不少高官重臣的所作所为真的配得上“猥琐”二字,常常趁人之危耍阴招,只图自身利益;又总留余地,出了事情竟也能全身而退。虽说猥琐,但既然高处的博弈是那么残忍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,只能属于一个人,大家也只能争个你死我活;这样想的话,似乎也不应责备他们什么,一切都是在那个时代下合理的存在。
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里,对这套法则最得心应手的,似乎是徐阶。他也是除了王阳明,我印象第二深的一个人物。他的心思,时任首辅都不曾识破,只觉得他是个小人物。他却一步一步走上了首辅的位置,扳倒了对手。而他也是励精图治,兢兢业业的人,终于带领明朝再次繁盛起来。

实际上,斗争,未必是恶意的,或者只有在世风日下的时候才存在的。即便是在风气好的时候,想来也是要讲政治的。

遵守政治的游戏规则,尽管仍会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公平,但大家往往能各取所需、各得其所。政治就像人类的面具,遮挡了那些参与者脸上阴冷的笑容。随着时间流逝,一切事物不断发展,政治家们越发的肥了,笑得也越发灿烂,而棋子们则生活的越来越艰难。一旦有人揭开面具,背后的丑恶立刻就现了真容;知道的不知道的,都彻彻底底地知道了。本就知道的人跃跃欲试,本不知道的人义愤填膺,总之这游戏规则就要被打破了。政治改革往往难以推行,只好等到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,历史的车轮到了,再由某人揭竿而起吧。

我既能取而代之,又何必要遵守他定的规矩!

规则的崩塌,即制度的破败,使原来的机器彻底无法运转了。唯有成功取而代之的人,才有机会制定新的制度,继续新的辉煌——也极有可能是重蹈覆辙罢了。

其实领导本身不重要,他践行的理念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,他行事的方式才是大家所看重的。说到底,大部分人只是想追随一个能带给大家好日子过的人,不管你的践行理念是冠冕堂皇还是实事求是。大家只是不想折腾。领导呢,有时候也很可怜。“天子”基本就是“替天行道”,其实并没有多少自我。摊上一个有自我的领导,百姓可能就要遭殃;遇上放飞自我的领导,整个国家可能都要分崩离析了。

在办公室也一样,一样会有择主而事的做法,一样会有纸面上的、潜在的制度或规则,一样会有不合理不公平,一样存在“暗斗”。

每个办公室,或者说团队,便是一个小团体,便成一党。风气好、经济好的时候,大家都一致奋斗,为共同目标努力;然而,当经济不景气,内部奖惩不公,甚至工资都发不到位时,那自然会人心不古,纷纷结党营私,不再讲仁义道德,而只在乎眼前私利了。有限的资源,超额的受众,带来的自然是“斗”:领导德不配位,我自取而代之;谁要跟我抢,我先挤兑谁。

不过大部分劳动者参加工作,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。领导可以冠冕堂皇的宣扬他的“政治”目标,只要不折腾;领导也可以不作为,充分信任某个对的人,只要这个人也不折腾。那么大部分劳动者还是会踏踏实实做事,在现有的未必合理的框架下继续劳动。

可是适当的改变也是必须的,因为劳动者很有可能从什么地方听说到了更美好的工作框架,抑或是思想新潮的劳动者加入了这个团队。如果制度规则一成不变,总有人不服,怨气便会积累,久而久之,团队就危险了。谁也不能保证从一开始定的制度和规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,危机往往产生自不断腐化的制度和规则。尤其是其中的漏洞不断地被人发现和利用,不公平不断加剧。这时如果不采取行动去弥补,自然口子会越撕越大;但如果操之过急,又往往适得其反,毕竟这样会坏了既得利益者的好事,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又往往是整个团队的中流砥柱。

所以,领导虽然要让大家不折腾,但又得会制衡——制衡强出头的那些人,唯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平稳地走下去。

有能力但私心重的人要用,只要能够控制他的私心,不要折腾到大家,也不要触及领导的地位; 然而私心不重的人有极好的建议,想要推行变革,似乎也不能全力支持,毕竟如果事情交由他全权操办,他又凭什么不取而代之呢?领导也做不到毫无私心的吧。


其实,那些事儿,除了“斗”,还是有一些真正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事情。

这些人,用俗人的眼光评价一下,可能就是一句话:“不知道图啥!”

这些人心中,原则高于一切。即使问题得不到解决,自己也绝不能妥协。哪怕自己会白白牺牲,也要做出表率。他们觉得,这个社会可以不公平,但自己不可以成为不公平的助推者。

像这些英雄,我本该列举一些名字。可惜,我竟然不记得。说起来我也很有罪恶感,但这却是事实。说实话,这一整篇读后感,我都没有提起多少具体的人和事——是真的因为我记不得了。我读书,往往善于总结归纳出道理来,总结的依据却很快地淡化了。

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,这些英雄,大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,终将难以被铭记。他们大多数人的高光时刻,都太过于短暂了。但不论如何,他们值得被铭记。

而这其中,我还能说出一个海瑞。可同时,关于海瑞,我也记得书中说,他后来得到重用,也主要是因为皇帝想用他立个典型,作为一个清官的象征吧。

海瑞是清官,不会变通的清官,以至于徐阶用海瑞,却最终被海瑞整得很狼狈了。如此一来,海瑞就算再有能力,谁又敢于给他舞台施展呢?